热烈祝贺汪洋教授获聘2024年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热烈祝贺本实验室樊擎莹在国际顶级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表综述论文,影响因子17.681(2022.5)

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Nature旗下子刊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论文,ESI高被引论文(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24.3)
2025年大事件:

1、热烈祝贺研究生申娅敏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论文,影响因子7.7(2025.1)

2、汪洋教授作为科技人才代表受邀现场观看洛阳新春焰火晚会(2025.1)

3、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Veterinary Research发表论文,影响因子3.8(2025.2)

4、热烈祝贺研究生薛冰倩在中科院二区期刊BMC veterinary science发表论文(2025.2)

5、热烈祝贺研究生樊擎莹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Virulence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5.5(2025.2)

6、热烈祝贺汪洋教授获聘2024年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2025.2)

7、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中科院二区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4.9(2025.3)

8、热烈祝贺研究生袁朔在中科院一区期刊TOP期刊Microbi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6.1(2025.4)


2024年大事件:

1、热烈祝贺汪洋教授参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1)
2、热烈祝贺研究生王海堃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veterinary microbiology发表论文(2024.1)
3、热烈祝贺王瑜欣博士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表论文,影响因子6.0(2024.2)

4、热烈祝贺一年级研究生高树基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Microbi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综述论文,影响因子6.7(2024.2)
5、热烈祝贺研究生王海堃在Fu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3.1(2024.2)
6、
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Nature旗下子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论文(2024.3)
7、热烈祝贺研究生左静在中科院二区Animals杂志上发表论文(2024.4)
8、汪洋教授受邀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生猪产业大会,并做分会场主持人(2024.4.25)
9、汪洋教授担任英文杂志Life Research的青年编委(2024.5)
10、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Veterinary Research杂志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4.4(2024.6)
11、热烈祝贺研究生樊擎莹在杂志Microbial Pathogenesis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3.6(2024.6)
12、恭喜王瑜欣博士入选2024河南科技大
学校级A类博士人才称号(2024.7)
13、热烈祝贺研究生左静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4.6(2024.7)

14、热烈祝贺研究生王海堃在中科院二区期刊BMC Microbiology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4.0(2024.8)

15、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Archives of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2024.9)

16、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第二届青年兽医拔尖人才项目中荣获青年兽医拔尖人才卓越奖(2024.9)

17、热烈祝贺研究生袁朔在中科院二区BMC Microbiology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4.0(2024.10)

18、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的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2024.10)

19、热烈祝贺研究生樊擎莹和本科生高树基被评为2023年河南省优秀学位论文(2024.10)


2023年大事件:
1、恭喜研究生樊擎莹获得2022年河南省创新之星称号。(2023.4.10)
2、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梦霞在中科院二区期刊Animals上发表论文,IF=3.231.(2023.4.30)
3、热烈祝贺一年级研究生申娅敏在中科院一区TOP杂志Microbiological Research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6.70(2023.6.18)
4、热烈祝贺汪洋教授受聘国家第一批产业顾问组(2023.6)
5、热烈祝贺汪洋教授获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23.9)
6、热烈祝贺汪洋教授指导的本科生获得河南省生命科学大赛特等奖,全国生命科学大赛二等奖(2023.8)
7、热烈祝贺研究生高树基在TOP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发表论文,影响因子10.8(2023.10.30)
8、
热烈祝贺汪洋教授获得兽医青年拔尖人才称号(2023.12)

     2022年实验室主要重大事件总结(见课程组新闻栏)

1、热烈祝贺2018级动物医学卓越班高树基同学获得保研名额,并顺利保送本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2022.10.9)
2、热烈祝贺本实验研究生李金朋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发表论文,影响因子5.785(2022.9.30)

3、热烈祝贺本实验室一年级研究生左静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发表研究论文,影响因子4.614(2022.7)

4、热烈祝贺本实验室客座本科生高树基在Indian Journal of Animal Research发表SCI文章(2022.4)


5、热烈祝贺2020级研究生樊擎莹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论文;(2022.1)影响因子5.228

6、 祝贺本实验室汪洋教授获批2021年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0万元(2022.1)

7、热烈祝贺2017级研究生刘宝宝获得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汪洋教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21.7)

8、祝贺本实验室汪洋教授获批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8万元(2021.8) 

9、热烈祝贺2019级研究生李金朋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Virulence发表论文,影响因子5.882(2021.12)

10、热烈祝贺2019级研究生李金朋在期刊BMC Microbiol发表论文,影响因子3.650(2021.6)

11、热烈祝贺2019级研究生李金朋获得国家奖学金

12、热烈祝贺汪洋教授主持的<猪链球菌病主要病原学及其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2)

13、祝贺汪洋教授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6)

14、祝贺2019级研究生毛晨龙在微生物学报上发表;敲除aceE基因对猪链球菌丙酮酸代谢的影响;(2022.3)

15、祝贺本实验室汪洋教授获得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称号(2021.12)

 

汪洋
博士 | 特聘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动物科技学院
  • 0379-64282431
  • 农科2号楼427
    • · 畜禽病原的致病机制
    • · 群体感应与病原微生物的调控机制
    • · 病原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
    • · 耐药病原微生物的防控
二维码
扫一扫,加我好友
热烈祝贺本实验室樊擎莹在国际顶级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表综述论文,影响因子17.681
河南科技大学汪洋教授团队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文,在群体感应系统调节重要人畜共患病原菌毒力和耐药性方向发表研究综述
 
2022年4,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顶级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汪洋团队题为“Contribution of quorum sensing to virule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zoonotic bacteria”的综述文章(IF=17.681),系统介绍了群体感应系统在常见人畜共患病原菌毒力及耐药性调节中最新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价值。
人畜共患病原菌作为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其通常通过携带病原的动物及其副产品传播给人类,导致疾病暴发并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探索该类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及耐药机制是当下全球范围内研究的热点所在。伴随着探索的深入,大量研究指出发生在微生物间的交流方式即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在病原菌毒力及耐药性调控中起着关键调节作用。汪洋团队致力于重要人畜共患病原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十余载,并且已经在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病原菌毒力和耐药性相关研究中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及应用性研究(Virulence, 2019, 10(1): 588-599)(Virulence 2021, 12:1, 3062-3073)(Sci Total Environ 2021; 763:12)(J Agr Food Chem, 2022, 70 (2): 429-445)。
该研究团队主要围绕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 suis)的LuxS/AI-2型QS系统展开研究,一方面揭示了该系统通过直接调节菌体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等途径影响菌体致病性,另一方面揭示了该系统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性的调节机制(Vet Microbiol,2019, 233:154-158)Antimicrob Agents Ch, 2019, 63(10):e01186-1 (BMC Microbiol. 2021, 21:111)J Antimicrob Chemoth, 2022(图1)。